Home

winterliu

来北京二十天了

现在是 2020 年 9 月 30 号晚上 11 点,我坐在寝室我的位置上,看着电脑,刚看完师姐前两天要我看的 Kaggle 的入门赛,对 data science 有了一点点认识了,了解了 ML 的大致步骤和一些分类算法。

这两天我一直在牛客网和知乎上看“算法还是开发”,看到的观点中大部分说:算法早就诸神黄昏了,找算法岗的话大厂实习、高水平的 paper、比赛拿奖三个至少要拿得出一两个,CV 岗更是直接劝退,ML 和 nlp 还稍微好一点。当然还有 部分观点是说要尽量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考虑了几天之后,我还是选择了开发,当然,这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的情况。

来北京 20 天了,逐渐熟悉了北邮的环境,北邮特别小,七八分钟就可以横穿整个校园了,教学楼也就那么几栋。校园网也常常莫名其妙断掉…论坛上经常看到说北邮就是“信息黄泉”的帖子…现在也慢慢适应了去大澡堂洗澡了,终于明白“男上加男”什么意思了:-)

和室友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,实验室安排的活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。在老师给每个同学安排方向之前,每个人都说了自己想干的方向,有趣的是:之前想学习 Windows 内核安全的同学被派去搞其它的安全,想学习机器学习的同学被安排做安卓安全,想学习安卓安全的同学被安排做区块链,而我之前说想做 Java 后端开发,现在在学习用机器学习解决一些安全问题,这也算是我喜欢的吧,其他同学更偏向于纯搞安全,我则偏向于将一些算法落地,去解决实际问题。

来学校之后的一周里,碰到选课,室友连夜写了一个脚本用来抢课;碰到每天要求疫情打卡,室友写了脚本自动定时打卡;我也向室友学习了如何去抓包,好像也可以写脚本每天定时去预约洗澡。每次碰到一些终端,室友都会去点一点看看是什么操作系统,看看有没有漏洞,他总想着去看看如何拿到别人系统的管理员权限。

到现在为止,接触最多的还是这五个室友,他们都很优秀,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想做的东西。平时不管玩还是讨论专业方面的东西,大家都会一起参与进来,这让我感到很舒服。闲的时候,抛出一道算法题,大家都立马一起讨论,看如何才能降低时间和空间复杂度。他们身上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去学习。

读研之后,也看到了读研的一些让人不开心的事情,和室友每天调侃着实验室的二老板、幕后老板、大Boss…实验室里每天都非常安静,大家也都是各做各的事情。也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「北邮人论坛」,还有「北邮人bt」,上面有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。

我还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,读研之前,村子里的人听到我去北京读研究生,总觉得我很了不起、有出息,来之后,从下飞机那一刻开始,我依旧渺小如尘埃。能做的就是真正的认清自己,努力去争取过自己想过的生活。就当下而言,早点确定方向,尽早打算,努力学习技术,早去实习。


winterliu
09/30/2020